书荒啦文学网 - 都市小说 - 三国之乱世佳人在线阅读 - 第 95 章

第 95 章

    第二日一早,蔡琰、吕菁,包括随行护卫的罗木、宋霜,都扮作书生,由蔡邕领着,与随行的兰台令史,在兰台转了一圈。

    到了下午,再入南宫东观,与陪同的馆长客气几句,蔡邕就将人劝退。

    “虽不知你为何想要了解兰台、东观,但想来不是坏事。当年先帝命我在此修史,并参与修订《东观汉记》,先做朝会、车服二志,后续十志……”

    蔡邕絮絮叨叨,说起在东观任馆长时的陈年往事,吕菁认真聆听,不时附和。身后的罗木、宋霜,则用心记着每一条路线。

    酉时将至,几人退出东观,准备回府,忽听吕菁道:“老师,你现在能见到弘农王吗?”

    蔡邕摇头,“没有得到董卓的许可,谁也见不到。”

    “北邙山上,曾有幸得弘农王赏识,受封郡君,不曾得机会拜谢。”吕菁找了个理由,“夫子,我想去永安宫外,遥遥拜谢一番,可以吗?”

    蔡邕露出赞许的笑容:“感恩戴义,不忘皇恩,难得你有心。”沉吟一下,想到自己在答应担任祭酒后不久,董卓先后任命他为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遍历三台。前不久又升任巴郡太守,被留任侍中,颇为敬重、信任。

    “弘农王定然是见不得,但外宫拜谢,应该无碍。”

    吕菁怕蔡邕被董卓猜忌,沾染麻烦,坚持独往。想到董卓难以琢磨的心性,蔡邕答应只遥遥看一眼,不靠近永安宫。

    虽不及北宫、南宫宏大,永安宫也是由几座宫殿组成,由董卓派亲信驻守,禁卫森严,吕菁根本靠近不得。暗中使了个眼色,罗木、宋霜悄然退下。

    蔡琰随吕菁一道,在大殿下方,行了跪拜之礼。不远处将领正要喝问,见二人拜完就离开,便不予理会,暗自嘲笑:雒阳城内,总有升斗小民把废帝当回事。

    吕菁刚转身,却见道路转角处有一人,四十出头的模样,中等身材,文士打扮,头戴高冠,颌下留着山羊胡,正看着自己。

    这人是谁?

    来不及问,那文士抬眼看了一眼宫殿,转身离开。

    “走吧。”

    与蔡邕汇合,路过一地,蔡邕一指前面,“这坊间就是步广里,内里所住之人,多为当朝显贵…吕府的宅院,应当就在前面。”

    艰难地扯出一抹笑容,“老师,那里已经不是我的家了。”再看向蔡琰,“有琰儿在的地方,才是我的家。”

    看着二人紧握的手,蔡邕痛苦的撇过头,努力压下想要斥责的话语。

    又在蔡府住了一夜。接近亥时,罗木与宋霜才回来。

    “被人发现没?”

    “我们始终只在宫殿外围,并未进去。回来时亦是格外小心,没被巡城的官军发现。”

    地面上,一张硕大的雒阳城平面图。这图是在蔡琰绘图的基础上,又由毕岚、张让分别绘制,再校队、汇总而成,包括皇宫的宫殿群建筑都有标注,除了永安宫只有一个大概的轮廓。

    “今天三处地方,尤其是东观,记得清路线吗?”

    “没有问题。”二人齐道。

    “武库、太仓情况如何?”两地分别是储存武器、粮食的仓库,就在永安宫北面。

    “戒备森严,不敢靠近,只是把周边的走了一遍。”罗木道,“值守的军官,是严斌。不过,我在暗处,他没看到。”

    吕菁凝眉。严斌,是严氏的亲弟,吕菁的小舅舅。

    “我在宫墙之上,看见弘农王了。”宋霜接着道。她与罗木分两头行动,花在永安宫的时间更多。

    “哦?”这倒是在吕菁意料之外。对于弘农王的情况,属于她临时起意,原本不抱期望,重要的是武库、太仓两地。

    “小姐在北邙山救驾时,我见过弘农王的相貌。今日虽然隔的有点远,模样看不清楚,但那人身形消瘦,头戴远游冠,身边有一女子相随。在阁楼之上,吟唱落泪,我听得不大清楚,隐约听到,”

    宋霜清了清嗓子,学着刘辩的样子悲歌道:“天道易兮我何艰!”

    只一句,却将刘辩的郁闷与怨恨表达的明白。

    远游冠,是诸侯王常戴的冠饰,应该是他不错。想来,刘辩不是第一次这样表达心中郁结。不过,宫中尽是董卓耳目,当真以为董卓不敢杀他吗?不过时机未到罢了。

    时机?吕菁不由得思考起来。

    《三国演义》中,在刘辩被废后不久,包括何太后,废帝以及帝妃,一并被李儒毒死。曹cao假意侍奉董卓,借献七星宝刀之名,意图刺杀,失败逃离。

    可现在的情况是,董卓吞并大将军何进的部曲,收买吕布吞并丁原的部下,表明废立天子的野心,袁绍、曹cao逃离雒阳,刘辩被废,何太后身死,但废帝目前还活着。

    接下来,应该是十八路关东联军讨董。

    到时候,只怕刘辩……

    “小姐,你打算救弘农王吗?”罗木眼中闪着光彩。

    吕菁摇头道:“没有这计划,他不是我们的目标。”虽然答应蔡琰忠于汉室,但吕菁心中的“汉室”涵盖的范围更广:汉人江山。

    当然,对于皇室成员,吕菁会尊重,不会想着杀他们造反,也不至于平白无故为皇室浪费力气。

    不过,吕菁抿着嘴唇想了想。历史上,春秋首霸的齐桓公打出“尊王攘夷”的口号,后来刘备打出“匡扶汉室”的旗帜,曹cao则是挟天子以令天下。

    吕菁犹豫一下,“如果有机会,顺势而为,也可以一试。”

    翌日,收到吕菁消息的严氏,带着小女儿到商铺相见,不免又是一番落泪。见到蔡琰,心中恼火,却在女儿的眼神哀求之下,僵硬的招呼一声。

    提起病重之说,原来之前有人到吕府说媒,被吕布以女儿病重、命不久矣为由拒绝。严氏忍不住和吕布争执一番。毕竟,这可是咒自己女儿。

    吕布本就烦心吕菁盗墓之事,紧接着,董卓险些被越骑校尉伍孚刺杀,大发雷霆,又要吕布贴身护卫,将调查皇陵之事交与他人。吕布便顾不上吕菁之事,反而让姜勇遮掩,以免牵连自己。心中怨恨这个给自己惹麻烦的女儿,更加不愿回府面对严氏。

    又隔了两日,杏儿等人完成各自的任务,前来蔡府汇合。

    临行前,吕菁特意提醒蔡邕,弘农王的处境越发危险,多多留心,但他本人,一定不要牵扯进去。

    想到吕菁坚持去拜见弘农王,再看她认真的神态,蔡邕若有所思,目光从已经上车的女儿移回来,轻拍吕菁的肩膀,“好孩子,我知你忠义,但事若不可为,莫要莽撞,多为琰儿考虑。”

    咦?老师你是不是误会什么了?

    吕菁不好解释说自己也不一定有救人的心思,只是点头应下。

    过中东门,沿西大街一路出城。

    吕菁骑在马背上,看着两边依旧繁华的街道,很难想象,不需要多久,这里就会是一片焦土。

    迎面一辆慢悠悠的牛车,车前后各有两名护卫。吕菁令队伍退到右侧,主动避让。牛车与吕菁错身而过时,只见一人偏头从窗外看过来。

    “是他!”

    不仅是吕菁,车内之人也面露诧异,随即拱手示意,吕菁简单回礼。

    是那日在永安宫外遇到的文士,看样子是朝廷官员,品阶不高,不知道是什么人。

    谁也没有停下,继续往前。出城之后,杏儿骑马紧随吕菁一旁,汇报这几日的成果。

    “物资方面,没有问题。因为之前就很少打着吕府的旗号做事,现在与那些商户的关系不受多大影响。至于小姐说的“棉花”,没人听过。现在已经画出来,并附上您的描述。包括咱们去西域的商队,也会积极打听。”

    “杏儿,北上的准备工作,劳你多费心了。”

    “理当如此,何来费心之说。至于手艺高深的匠人,大多是世家豪族私有,自由身不多,且不愿离开雒阳。挑选下来,三十人,我已经将他们的住处、底细都打听清楚,登记在册。”

    “毕岚上次推荐的那个姓马的如何?”

    “马陵,司空府下一员小吏,家境贫寒,有妻室孩子。之前在毕岚主持的工程下做过一段时间的事。旁人说他性子古怪,其实就是不爱与同僚交流,热衷于研究小玩意儿,在那三十人中。”

    招揽什么的,果然麻烦。还是趁董卓强迫百姓迁都、焚毁雒阳时,直接抢人来的快。

    “至于肖一负责羌人的事务,十分顺利。咱们队伍里的几个羌人都是追随小姐几年的老人,安排下来没什么差错。”杏儿转身道,“肖一,”却见肖一看着远方出神,又喊了一声,才见她御马上前。

    “把你在马市的见闻,给小姐说说。”

    ******************************

    大雪纷飞,在山林间布起雪幔,远处的平原铺满洁白,与天幕连在一起,仿佛一道雪帘。

    年底,汉献帝刘协下诏,除汉灵帝死后颁布的光熹、昭宁、永汉三号,复称中平六年。董卓听取以蔡邕为代表的幕僚建议,征召天下名士。

    与此同时,袁绍、曹cao,包括丁原旧部张杨等各方首领,都在地方招兵买马,准备对抗董卓。

    很快,初平元年(190年),也就是汉献帝第一个正式年号,到来。

    山寨内。

    吕菁守在蔡琰床前,将汤药给她喂下。

    “咳咳……菁儿,我已经好多了,不要担心。”蔡琰脸色绯红。

    “还说没事!”吕菁放下碗,也不管一旁的春娘,坐上床,将人紧紧抱在怀里。

    “小姐,从蔡府传来的最新消息。”

    屋外,肖一轻拍头上的积雪,解下皮裘,意外看到春娘也在屋内。

    愣神几秒,听到一声轻咳,赶紧收回思绪,“琰小姐,你怎样了?”

    “无事,有春娘照料。有什么消息?”

    “董卓心腹、中郎将徐荣,推荐公孙度为辽东太守。另外,东郡太守桥瑁,假朝廷三公之名,伪造文书散发各地,以恢复弘农王刘辩帝位为由,同袁术等人联合,起兵讨伐董卓!”

    ※※※※※※※※※※※※※※※※※※※※

    被大家嫌弃太过清水,无~车的上一章,被光荣的锁了。

    又删了一段,总算过关(?﹏?)

    以后大家评论里,就不要提什么车不车的,免得被关注。

    嗯……要不,用“开会”代替?(思索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