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都市小说 - 三国之乱世佳人在线阅读 - 第 91 章

第 91 章

    “闲庭信步,笑看花开花落;宠辱不惊,冷观云卷云舒。”

    漫步于村庄各处,吕菁回想起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五年多。虽然前路未明,但她似乎终于停下匆忙的脚步,坦然回望过去的得与失。

    “淡泊自然,心境平和,恭喜菁儿又得一佳句。”吕菁从父亲的打击中走出来,让蔡琰安心不少。

    “狗蛋,你给我站住!”一个光着屁股的小男孩,三、四岁的年纪,正大笑着往前奔跑,不时回头看追不上自己的农妇,径直朝吕菁的方向闯去。

    “快停下!”那农妇见到吕菁一行人,焦急的喝止,可兴奋的孩子哪里会听。

    一个箭步上前,肖一将那孩童抱于怀中,牢牢控制住。

    “大人饶命!”那农妇见儿子被擒,远远就朝吕菁跪下。吕菁在这里住了好些天,又时常走动,村里的人几乎都知道这位“五原君”的存在。

    原本跟在吕菁身后的张让,上前将那妇人扶起,肖一将孩子送还到她手中,吕菁才和煦道:“下次小心些。”

    那妇人连忙点头道歉,又狠狠拍了孩子屁股两下,才抱着哭闹的孩子离开。

    “琰儿?”吕菁收回目光,却注意到蔡琰目光紧随着那孩子,不曾离开,心里一紧。

    “没事。”不知道小张韩最近见不到自己,有没有哭闹?虽然名义上是自己的义弟,但以蔡琰的年纪,难免代入母亲的角色。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待到第二日天刚亮,早起的庄稼汉看到四周的卫兵更少了,也不多想,如往常那般上田。他们原本的戒心,随着卫兵的秋毫无犯,以及杏儿以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粮食而消失殆尽。

    郝昭率领着一队人马,护送马车往雒阳城方向去。

    临近午时,吕菁才抵达蔡府。

    蔡邕设宴,没有热情的关切和问候,面上始终冷冰冰,总算没有恶语相向。吃饭的尴尬,随着蔡邕放下碗筷而结束。

    蔡琰提起兰台与东观的各地地图档案,蔡邕看了一眼吕菁,终于主动和她说了第一句话:“其实,寻一处深山隐居,是个不错的选择。”

    “夫子,乱世征兆已现,避无可避,我打算迎难而上。”

    “痴人说梦!”蔡邕声色俱厉。女儿将吕菁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在信中告诉自己,“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连他这样一个老儒都难免热血澎湃。可宦海浮沉数十年,现实远比他们想象的残酷。

    “你可知道,各地方都由名门望族经营,累世公卿,你能怎么做?凭什么征服他们为你所用?你有显赫的身世和名望吗?莫说什么武力,你的武力还能强过你父亲吕布?能强过拥有强大西凉铁骑的董卓?”

    当初收吕菁为弟子,是因为女儿的长久恳求和她的救命之恩。事实证明,在学问一途,吕菁实在是不能让他满意。于治国、权谋之道,也并不擅长。除了一颗心怀天下的仁义之心,比寻常男子还要敢闯敢拼的坚毅,以及大势的敏感把控……

    想着想着,嫌弃的心思消散,蔡邕看着低头顺目的吕菁,语气渐缓。

    “再者,谁还能凭武力治国。你看董卓,同样征辟名士,选拔人才,甚至主动为陈蕃等党人平反,擢用他们的子孙为官。而他的亲信仍只在军中任职,却不委任高官。天下士人不服一个没出身、没名望的女子,你难道还能杀尽他们不成?从上到下,宗族血缘关系错综复杂。小到一个县,令、丞、尉,乡、里、亭,延伸到cao作具体事务的各类小吏,他们职务虽小,缺一不可,但谁能真心拥戴你?”

    吕菁皱眉,董卓不是倒行逆施、人神共愤吗?听着怎么还像那回事。不过,以那日北邙山救驾,见到的董卓来看,他确实不是无脑之辈。只是,他本就以军阀身份崛起,不容于朝堂,心性残暴,行为多失仁义,尤其是身处高位后的膨胀。

    想到演义中,他被王允设计杀死,尸体被点天灯,对于不能收服所谓的名士,也就无所谓了。不是一个圈子的人,再怎么对他热忱、尊敬,被当傻子玩弄的概率远高于获得他的忠诚。

    回过神,父女俩都注视着她。吕菁道:“如果夫子愿意随我们离开,那我们便一同隐居深山。”

    蔡琰动容,“父亲!”语气中带着哀求。从内心上讲,她希望和吕菁过上平静的生活。吕布的那一戟,何尝不是吓得她魂飞魄散。而父亲的安危,她也时刻惦记。如果能共同归隐,再好不过。

    蔡邕一愣,没想到话题转到自己这里,随即摇头,“董公于我有知遇之恩,弃他而去,实为不义。再者,遇事能规劝一二,也是为汉室尽忠。”

    “夫子,我尊重您的选择。同时,我也有我的坚持。”

    看着吕菁坚定的目光,蔡邕不再劝,转而说道:“你前些日子受了伤,琰儿照顾了你这么久,也该回家了。”

    “父亲!”

    “你给我闭嘴!”蔡邕怒道,“我就是太纵容你了!”这些日子,他何尝不是辗转反侧,后悔让蔡琰离开。

    “吕菁,我听琰儿说了,你有几百人。我现在问你,你打算靠着几百人去何处去发展?且不说成功的希望渺茫,万事开头难,你忍心让琰儿跟着你居无定所、漂泊无依?”

    咬着嘴唇,吕菁低下头去,这是她无法回避的问题。尤其是她打算去的地方,更是比其它地方凶险。这也是她迟迟没有下定决心的原因。

    手臂传来轻柔的触感,吕菁侧头看着身边的蔡琰,“无论何事,我与你一起承担。”

    蔡邕冷哼一声,“琰儿愿意是她的事,你如何忍心让她跟着你吃苦!不如这样,琰儿留在身边照顾我,”他退一步道,“等你发展起来,一切顺利,再来接她。我答应你,绝不逼她嫁人。”

    吕菁摇摇头,老爷子看似安稳,其实还有一个生死劫,在他身边还不如在自己身边安全。当然,这也只是借口。更重要在于,她已经离不开蔡琰。

    “夫子,对不起,既然琰儿愿意,我就舍不得松手。”

    “你……”蔡邕气结,想要斥责,却被吕菁打断。

    “夫子,左仙师跟我说起,因为人祸,雒阳城气运正在迅速衰竭,很可能在不久之后毁于一旦。”

    蔡邕心里一颤,他憎恶这些方士,却欣赏左慈,不贪财,不妄言。同时,他害怕左慈,因为这人的预言,准的可怕。这话一出,蔡邕的心思全部放到国事上。

    “当真?”声音带着颤抖。

    “他就是这么说的,您也别告诉旁人,心里有底就行。”吕菁脸不红、心不跳的撒谎,只是蔡琰有些困惑,怎么从没听她提起?

    蔡邕终是叹了口气,送出府时,目光复杂的看着这个弟子,只交待一句,“好好照顾琰儿,常派人过来联系。若有困难,回到府上,老夫尚能庇护你们一二。”

    “父亲!”蔡琰心中全是不舍。

    “夫子!”吕菁双膝跪地,重重磕了三个响头。这位厚道的老者,对她如同父亲般慈爱,将她心底缺失的父爱填补上去。

    “走吧~”蔡邕挥挥衣袖,不再留恋,转身进去。

    半个时辰后,在原本紧闭的商铺,吕菁见到憔悴的严氏,沮丧的小妹。现在严氏走到哪里,都将小女儿带到身边。可因为近期太多烦心事,免难将情绪带给孩子。

    吕布那里,她去求过,可他认定吕菁不孝,不准再提让她回府之事。而吕菁也表示要在外打拼,不会再回吕府。

    唯一安慰的是,女儿就在雒阳城外不远,随时可以联系上。对于蔡琰,严氏始终介怀,但终于不再恶脸相向。临行前,只是一再拜托蔡琰,照顾吕菁。

    又是半个时辰过去,马车缓缓离开雒阳城。

    坐在马车上,吕菁突然喊道,“郝昭。”

    正驭马在前的少年调转马头,回身与马车并行,“小姐,有什么吩咐?”

    吕菁笑道,“后悔离开军营吗?若是不离开,肯定又升官了。”

    郝昭抽了抽鼻子,不好意思道:“说实话,有点儿。不过,我们这出来的三十几人,都受过小姐的大恩,不能不报。”

    “现在你们也救过我,抵消了,想回去吗?只要你愿意,我……父亲,”虽然不想这么称呼,但吕菁不好直呼吕布名讳,只能继续道:“父亲肯定愿意接受你们。”

    郝昭想了想,“小姐还带我们去打仗不?”吕菁点头,“肯定。”

    郝昭笑着摇头,“那不回去了。在那里,没有之前和兄弟们一起自在。虽然小姐这里军纪更严,可大家就是觉得精神,充满希望。怎么说了,除了像您父亲这样的几位大人,其他人,我还真瞧不上,总觉得他们没素质。”

    吕菁一愣,吕布带的兵,被鄙视了。随即笑出声来,“对,我也瞧不上他们。等着吧,咱们的兵马,迟早享誉天下。”

    放下布帘,吕菁回身,蔡琰正笑意炎炎的看着她。

    “菁儿,你居然有征伐天下的野心哦!”没有外人,蔡琰难得调笑,格外动人。

    吕菁舔了一下嘴唇,身子慢慢凑过去,嘴角勾起一抹邪笑,呵气如兰,在她耳边轻语,“我还有征伐你的野心。”

    ………………

    ………………

    “菁儿,你打算去哪里发展?”蔡琰不敢用力,怕碰到吕菁伤口,无奈之下,突然想到。

    果然,吕菁如同瞬间被泼了一盆冰水,整个身子都僵硬了。蔡琰双手撑着身子,后退一步,才坐起身子。等将衣服系好,脸依旧羞得通红。这是什么地方?吕菁太胡闹了!刚想说她几句,不曾想,吕菁已经陷入纠结之中。

    “怎么了?”虽然蔡琰也在思考,何处能够立足,但二人并没有就此问题进行商议。事实上,蔡琰并没有主意。虽然朝政腐败,各地豪强世家势力颇大,但到目前为止,都受朝廷节制,至少各地州牧、郡守都是由朝廷任命。

    “菁儿,有什么事,不要憋在心里。”蔡琰见她难以开口,宽慰道。

    “我说过,近期会雒阳城附近,等待时机。”事实上,她是准备最近在雒阳城搜集各行各业的技术人才,如擅长种植、工艺等等。并且在最近半年,收拢更多的流民,壮大自己的队伍。

    除了传国玉玺外,经过张让的提醒,她还决定抢劫东观和兰台,尽量将里面的资料搬走。就算老爷子不帮忙,她也不会错过详细收集信息的机会。

    一切都要在雒阳城乱的时候,趁机进行。看上的人,若是不从,到时候也抢走。反正,她是决心彻底当一回强盗头子。

    不过,这些话怎么好跟蔡琰说?更重要的是……

    吕菁深吸一口气,“之后,我打算去并州。”

    这倒不是很让蔡琰意外,毕竟并州郡治晋阳,是吕菁生活数年的地方,“晋阳的话……”

    “我不去晋阳,”吕菁深吸一口气,“我打算去五原郡。”

    “什么!”蔡琰是真的意外,虽然思量过很多地方,但五原郡从不在她的考虑范围。

    沉默一阵,蔡琰才道:“难道是因为五原君的封号?可那并没有实际意义。何况……”

    “何况那里多胡人,”吕菁坐直身子,接口道:“五原君的封号只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我暂时不想卷入中原的纷争,不想被各方势力纠缠不朽。”

    占据一地,就要与当地豪族纠缠,就算成功,又有其他势力来抢夺。确实如蔡邕所言,她没有那么强大的力量让人屈服,也没有足够的威王让人信服。

    “可是北疆各地深受各胡部落sao扰,同样难以安心。”

    “我宁愿北击匈奴、鲜卑,杀出血路,用武力征服胡人部落。并打造一支远超西凉军的铁骑,守护一方属于我的净土,让我能够安心发展生产。”

    吕菁曾经想过带动吕布,投靠曹cao。但吕布的选择,让吕菁明白,想要依靠任何人,都只是将命交到其他人手里,由他人抉择。

    她选择不依附任何人,只靠自己!

    “只要我像霍去病、卫青那样封狼居胥,谁又能因我的女子身份而小瞧于我?以并州北部(包括今天内蒙古与山西、陕西北部地区)为根基,向东占据幽州(包括北京市、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及朝鲜西北部,环渤海地区)。等时机成熟,纵横万里的铁骑大军,一旦南下,谁又能抗衡!”

    感受到吕菁浑身上下的战意,蔡琰彻底惊呆了。为她的冒险,疯狂,也为她的野心。

    菁儿,是打算逐鹿天下、问鼎中原?

    “所以,”蔡琰回过神,见吕菁正定定的看着自己,充满期待,“到时候,你,还愿意跟我走吗?”

    ※※※※※※※※※※※※※※※※※※※※

    没有失言,我准时回来了!

    感谢书友们的耐心等待!

    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