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收藏大玩家在线阅读 - 第324章

第324章

    老板说:“这套书的时间距离今天不到百年,但是,质量极好,一万八千元。”

    沈瑜考虑后,说道:“老板,这套词话和那本张猛龙碑册页,我都买了,您是不是把价格算的便宜一点?”

    老板没想到沈瑜这么快就决定要买,于是说:“您做事爽快,我给您让一千元,不能再低了?您挑的这些书的品相好,都是真品。”

    沈瑜觉得差不多了,没有继续砍价,用四万七千元把这两套书买了下来。

    老板仔细的将书包好。

    沈瑜把书放到背包里,向店老板告辞后,走出了店铺,继续往前逛。

    他边走边听游戏提示:

    玩家购买,明拓魏张猛龙碑册页

    ……

    玩家购买,兰陵笑*生-著,金平每词话一百回,1933年石印本,尺寸21.2x13.9cm

    ……

    游戏给出的古籍介绍,与老板的解释相差不多。他不明白,为什么这两套书会被显示为蓝点?

    第209章 如来应化事迹,民初四书,

    沈瑜一直在考虑,已经被店老板准确判断的古玩,为什么在虚拟地图上会显示为蓝点。想来想去,唯一的可能是,低估了古玩价值,或者,这些东西未来会升值。

    他离开百函斋,在街上逛了一圈,居然又在地图上看到了蓝点。

    之前一直没找到,如今居然连续遇到。

    他很快找到了一家名叫阅汉书局的店铺。

    这家店铺也是以卖旧书为主,老板是位极胖的中年人。店里有两位服务员正在招呼客人。

    看到有客人上门,老板对沈瑜说:“您好,您想看点什么?我们这里有旧书、票卡。”

    沈瑜对老板说:“我来逛旧货市场,没什么目标。”

    老板听到这番话,也没有表现出异样,笑着说:“我这里旧书最多,老教科书,四书五经类的都有。”

    沈瑜随着老板的介绍,迅速把店铺陈列的商品浏览一遍。三排展示柜倚靠墙壁摆放,展示柜里放着许多书籍。

    他指着一排展示柜里的旧书问道:“老板,我能看看那套的四书吗?”

    老板看了看沈瑜指的书籍,解释道:“那套四书是民初的覆宋淳佑本四书,是小墨妙亭刊本。”

    老板小心的把书搬了出来,放到条案上。

    沈瑜戴上手套,开始翻看。

    这套四书一共有14厚册,有大学一卷、中庸一卷、论语十卷、孟子十四卷,附考异一卷,后有跋文一篇。

    老板在一旁解释:“这套书的尺寸是31.6x20.7cm,开本极敞,白纸精刊初印,原装保存,品相极好。自己收藏或者赠送朋友都没问题。”

    沈瑜把书放好,问道:“您这套书要多少钱?”

    老板说:“这套书保真,2万8。”

    沈瑜摇了摇头说:“您这价格比行价贵了,能便宜点儿吗?”

    老板笑呵呵的说:“你如果真心想要。两万六千元,不能再讲价了。”

    沈瑜觉得这个价格也不低。不过,老板报价之后,这套四书在地图上依旧是蓝点,就点头同意。

    老板高高兴兴的帮沈瑜把书仔细包好。

    沈瑜说:“老板,我还想再买些佛经类的书。”

    老板犹豫了一下,说道:“我这里佛经类的书不多。”

    沈瑜指着另一排展示柜几本儿较大的书,说道:“那几本书不是佛经吗?”

    老板看了一眼,释然道:“那是释迦如来应化事迹。”

    他把几本书拿出来,给沈瑜介绍:“这是光绪7年,也就是1881的释迦如来应化事迹,清代比丘开慧著。”

    这套书,一共有4大册,是介绍释迦牟尼佛诞生、修行、成道、说法、成佛的事迹。

    沈瑜翻开第一本,看到了书中版画的形象生动,线条流畅,镌刻精美。

    店老板介绍道:“这套释迦如来应化事迹,一共刻图二百余幅,图文并茂,开本巨大,白纸初刊初印,保存品相佳。尺寸是41.3x33cm。”

    沈瑜把四本书依次看过一遍,直接问价。

    老板说:“4万元。”

    沈瑜经过讨价还价,讲到了38000元。

    最终,他买下了两套书,一共用了64000元。

    老板看到沈瑜的背包装不下两套书,就找来了一个比较结实的帆布提包:“这包送你了,装书比较合适。”

    沈瑜谢过老板,离开阅汉书局。

    他估算时间,此时已经来不及继续捡漏,要尽快赶去拍卖会征集现场。

    他搭车回到了酒店,从修复空间取出瓷器,略做观赏,就用两个大提包,仔细的装好几件瓷器,赶去万利拍卖行。

    国贸万利大厦。

    门口的安保人员看到沈瑜提着两个大提包,大概猜到了他的来意,让他在登记之后,告诉他拍品征集现场在二楼。

    沈瑜先给彭经理介绍的工作人员打了电话。不久,就有一个穿白衬衣的人走了出来。他看到沈瑜之后,走过来问道:“您是彭经理介绍的藏家?”

    沈瑜说:“是我,我叫沈瑜。”

    那人边和沈瑜握手,边自我介绍:“我是业务部的曾旻。”

    曾旻带着沈瑜到了二楼,进入大厅里的拍品征集现场。

    此时已经是下午3点,沈瑜发现来这里送拍品的藏家不多。

    他看到再一排专家席上,坐着八位鉴定专家,其中还有他曾经见过的杨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