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历史小说 - 重生之收藏大玩家在线阅读 - 第10章

第10章

    胡云霞显然没有料到,沈瑜如此痛快就要买这东西,犹豫着问道:“你,不用看一下吗?”

    沈瑜说:“我早就看好了,刷卡吧。”说吧,掏出来自己刚办好的卡。

    “可以的,您稍等。”胡云霞请来一位鉴定师,自己用钥匙打开柜台,轻巧的从里面取出两样文物,对沈瑜说:“您可以看一下。”

    她心思翻腾不已,最近几天时间里,这小伙子在总是来店里看文物,但从来没买过一样东西,看他的打扮,也不像有钱人。

    胡云霞瞬间想起,在银行看到的一幕,是不是他把那黑漆盒子卖了出去,有了钱就立刻就跑回来买东西?

    胡云霞不由得泛起酸意,这两样东西的价格,比自己半年的工资还多,难不成这小伙子转眼间便挣了这么多钱?

    顾客看文物,需要有鉴定师在旁陪同。胡云霞拿出东西的时候,一位鉴定师已经走了过来。那位一直冷落沈瑜的店员仗着资历老,抢着过来开票据。

    沈瑜眼睛盯着鼻烟壶与花插,听着鉴定师在旁讲解。

    “这件铜胎画珐琅彩鼻烟壶,是清晚期的官窑器,绘有西洋人物图案,是当时外销的物品。料器是民国的器物,装饰有缠枝纹,用了磨刻暗花的工艺。”

    沈瑜怕夜长梦多,听到鉴定师的话语稍有停顿,立刻插话道:“谢谢您讲解。”

    他拿着银行卡,绕过抢业务的店员的手,递向胡云霞:“胡女士,刷卡吧。”

    这位店员两次化解了他的尴尬,让沈瑜对其心生好感,因此有心成全她的业务。

    胡云霞心中一喜,明白了沈瑜的好意。她拿来刷卡机,非常利索的刷卡、填写票据,在经办人一栏填上了自己的姓名。

    沈瑜在交易单据上签名。

    胡云霞看沈瑜面不改色的刷卡消费,暗自惊讶,这个年轻人是家里有钱,还是自己赚来的?

    她把单子递给沈瑜的时候,不动声色的把自己的名片夹在其中,又送上了甜甜的笑容。

    这时,何年也踱步过来,对沈瑜说道:“小伙子,好眼力。这两样东西都是不错的精品。好好保存,还有升值的空间。”

    沈瑜客客气气的回应:“谢谢您指点。”

    胡云霞用锦盒包好东西,装进包装袋。

    沈瑜把东西塞了进背包,说了声谢谢,走出了文化商店。

    一出门,就看到袁先达直愣愣的看着自己。沈瑜对他摆了摆手,走向车站。

    第6章 我家有儿初长成

    文物商店,胡云霞一直看着沈瑜的背影远去,才收回目光。那位没能抢到业务的店员,冷哼一声,转过脸去。

    店里客流减少,几个年轻鉴定师得了空闲,围着何年继续请教。

    一个年轻女店员娇声询问:“师父,您老今天收的东西我们看不懂,您能不能点拨一二,我们也开开眼。”

    为了培养人才,店铺有师徒结对的制度。何、姚,两个高级鉴定师分别收了学徒。

    何年被人一捧,有些高兴,便从今天收的玉山子开始讲述。

    “玉山子是民国时期的,是墨玉材质,雕工还算不错,现在估价应该在两万到五万之间。

    牙雕印章没价值。

    那两管毛笔,一个是剔红漆雕的,看不出年份。另一个是竹雕的,最多到民国,但是那上面有了裂痕,价值不高。

    咱们是国营店,价值不高的文物,不符合咱们收购的标准。

    至于那个玉雕,应该就是个普通玉石雕刻,玉质不好,没有年份证明,没有价值。”

    胡云霞听到此处,眼神开始飘忽。回忆起何年、王问二人评论黑漆盒子时的结论,再对比沈瑜今天突然花大价钱,购买了两样文物的行为。心中顿时有了猜测。是不是,何年和王问都走了眼?黑漆盒子也是个古董?那个叫沈瑜的年轻人应该是捡了漏了?

    她心中有了这种猜测,顿时觉得几位鉴定师的形象,似乎也没有那么高大了。这时,不知何年说了什么,几个年轻店员和初级鉴定师纷纷赞扬起来。

    胡云霞晃了晃头,把这些思绪抛出脑外,急忙凑了过去。自己还要还想晋升初级鉴定师的职称,可不能胡思乱想了。

    下午的公交车上,乘客不多。

    沈瑜坐在座位上,装作浏览风景,悄悄点开游戏面板,电子音提示响起:

    玩家购买,清-同治时期-金胎画珐琅彩鼻烟壶一只。奖励,珐琅彩器皿鉴定初级技能。

    玩家购买,清雍正时期-白色料器磨花香插。奖励,料器鉴定初级技能。

    看完奖励,沈瑜高兴的差点跳起来,还是公交车报站的声音提醒了他,这是公共场合。

    沈瑜低下头,一边擦汗,一边查看游戏给出的结论。游戏物品栏,列出了购买物品的详细信息。

    原来,那只鼻烟壶不是铜胎画珐琅彩,而是罕见的金胎画珐琅彩。罕见的材质,精美的制作,再加其岁月积淀,这才是其真正的价值。

    沈瑜忍住立刻拿出鼻烟壶的冲动,继续看物品详细信息。

    料器花插也不是清末民国的,而是雍正时期的香插。为什么文物商店没能发现香插的价值?沈瑜对照信息,大概得出了结论。

    这件香插的器型不大,用了磨刻花纹的办法,底部没有雍正时期官窑器的款识,所以被错误的认定为民国料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