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修真小说 - 凤舞九重天[综武侠]在线阅读 - 第213页

第213页

    双九来到这个大宋已经三年有余了。

    当年初来乍到时候,向晓久拿出来的良种都已经育了好几茬儿,

    在诸葛太傅和傅宰辅的联手之下,北至大名、南至江陵,良种试点可谓遍地开花。

    就是那土法水泥,也果然没有辜负倪御史这些年对安王殿下的各种明里吹捧、暗里维护,在修路、筑堤上的用处都好极了。

    哪怕河东、河西等地,每每因周边邻居在黄河上游的肆意妄为而洪涝连连,自前年起, 也没再听说有什么大灾出现。

    至于政务大局上也颇有进展, 譬如:

    随着士兵、捕快等军警职务的社会地位提升, 冗兵的问题也基本解决——

    这其中有向晓久的嘴炮与脑洞之功,

    宫九年少时和他那倒霉堂兄研究宋史的经历也是功不可没。

    又有,大范围变法虽仍在酝酿中,吏治大整顿暂时还未施为,不少眼聪目明也知机的却已都该收手的收了手、该扫尾的也扫了尾,乍一看竟有几分海晏河清的味道了。

    百姓的日子好过了不少,粮仓也丰了,兵器也足了,双九就开始想着要折腾出一场大的。

    架不住这一回诸葛小花竟是与傅宗书都出了十成力气地齐心一致了!

    ——都不肯轻易动兵!

    诸葛小花是真心觉得百姓前些年被祸害得可怜,如今不过修养三两载、着实还耐不住与北方开战的消耗;

    傅宗书倒是很愿意体贴上意呢,架不住他主导的经济、税法改革正到了要紧时候,十分担忧因北伐动荡功亏一篑。

    ——总之,因由略有差,却都一般地要把双九再拖几年。

    双九又还能有什么法子呢?

    又不能和他们直言别说几年,说不定几天、甚至一转眼间,我俩可能就又要莫名其妙换个地界儿待着,北伐之事只能靠你们折腾去了。

    向晓久倒不介意用之前糊弄诸葛太傅、顺便把个小心思不断的米太监给哄得从此死心又塌地的法子,再糊弄糊弄他们呢,

    奈何向晓久不需宫九提示都能想得到,要是他真敢那么互动,诸葛小花也好、傅宗书也罢,肯定都能想得到他们要是才刚把北伐的事挑起来、却来不及干完就走的万一……

    那才是别说拖几年,诸葛小花那等人,只怕是宁死不叫他们成事了!

    唉,明明双九敢说要动手,也是埋足了万一时候,还能力挽狂澜的钉子嘛!

    怎么都不至于将费力扭转了局势的大宋,又给掉进泥潭去的。

    可惜那许多细节,在他们真离开之前,又不好先行说清。

    甚至许多钉子,宫九也早应了诺也做足了准备,叫他们完事儿之后也不需暴露的。

    自然更是不好提。

    既然不好提、不能提,双九又不愿意将黄粱梦用在为他们战战兢兢干了好几年活、目测很可能还要干个几十年活的属下身上,可不就只能略退一步么?

    向晓久倒不后悔自己刚来那会子,除了匆匆将尚在筹划中的“海上之盟”喊停之外,浑没想着要趁金伐辽的时机去摸鱼——

    毕竟那会zigong九还未寻回,向晓久能在发现自己身处大宋、且这个时间点恰好处于海上之盟订立前不久,

    能想起来要将那事儿喊停就是很有心了。

    反正他们准备为这个似是而非的大宋留的,原也不只是浑水之中摸的那一两条鱼。

    双九重逢之后,宫九也仿佛浑不在意那群邻居的样子,大抵也是因此。

    浑水摸一两条鱼有什么劲?

    要捞就要把池塘一口气起了!

    未必要把池塘填平,却必要清一清池底的淤积。

    只不过双九算盘打得再响,也没料到在他们以为时机成熟的时候,却连最会体贴上意的傅宗书也“叛变”罢了。

    ——好在北伐不成,好歹还能出京走一走,勉强也算一二慰藉[就是往哪走走不是走,非要在被提醒北伐之时,恐西夏、吐蕃等有所异动的时候,一路西行而来,到底意欲如何……

    反正也没人问,双九当然就只当真是随便走走了。

    也并不介怀冷血顾惜朝等人着意将他们往东南带不成、也竭力将方向从西北往西南扭转的“小动作”。

    反正大宋的邻居多了去,

    除了北边尚未打完的辽与金之外,

    还有西夏、吐蕃、大理等等,都与大宋领土各有接壤处,

    先敲打谁不是敲打呢?

    ——憋得住这么好几年的同床异 “梦”,双九都觉得,自己也是很佛了。

    很佛的双九,就这么很佛地来到了西安。

    ]了。

    说起来,双九最初的目的地并不在太白山、更不在太白山之更北又或更西等地的邻居那。

    只不过双九起意出京时虽才三月中,诸葛、傅等为了安抚这两位仍为北伐躁动的心,也不敢很拦,

    但帮着拦下朝中那些不明究里、竟以“金平辽后,恐要再添一笔岁币”之类的理由要劝阻皇帝莫要“奢靡享乐”的愣头青们,又打点皇帝出京事务,少不得也要费些功夫。

    一来二去的,就耽误到四月将将中旬,恰是洛阳牡丹花正好的时候。

    要知道向晓久可是个听说了个公孙兰就惦记起七秀坊、见了个公孙氏故居就能将思维发散到猫爪板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