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修真小说 - 凤舞九重天[综武侠]在线阅读 - 第183页

第183页

    冷血深深、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又慢慢、慢慢地呼了出来,才收敛惊容:

    “是臣失态了。”

    向晓久只笑:

    “无事。太傅镇定得我都以为这荷包也就和外头走江湖卖艺的差不多了。

    还想着阿公和我说的,便是前头国师他们的隔空取物、袖里乾坤都不及这荷包真仙气儿都是哄我开心呢!

    你这样子倒好些。”

    米太监也笑,又凑趣说什么“老奴如何敢哄陛下?”之类的,却也只寥寥数句,并未多话,只因看出向晓久心急着要出京呢!

    向晓久是果然很心急的,一边命米太监出去喊人来将这金子装车,一边就吩咐冷血:

    “这资金我都自备了。你给太傅和傅宰辅都说一声儿,最迟七日后,我必要出京。”

    他说着,还看了看时辰,彼时恰堪堪刚过午时,便道:

    “今天算是第一天,七天后的午时正要是圣驾还出不了京师,他们就自己头疼龙椅空了怎么办吧!”

    言下之意,就是他自己独个儿溜出去,也必是要出京的。

    冷血听得又是一呆。

    如此一呆再呆,一惊又惊的,才造就了铁手、无情他们看到的那个恍恍惚惚的冷血。

    说起来,荷包是稀奇,可单只是荷包的话,冷血远不止于那么心不在焉。

    毕竟诸葛太傅会疑心那只是比皇帝原先正宠信着的方士国师们所展现的那什么袖里乾坤、隔空取物更精深的手段——

    哪怕以诸葛太傅的见多识广都没见过能把江湖手艺玩得那么精深的,

    老太傅依然保持着极为可贵的质疑精深。

    冷血作为诸葛小花的爱徒,少不得也传承几分。

    单只是荷包取物,最多叫冷血新鲜新奇一回,离震惊且还远着呢!

    冷血惊的是:

    原来皇帝除了认错能认得那么快,将死不悔改说得那么理所当然之外,

    竟还是个舍得从自己私库之中、往外掏钱的哪?

    冷血成为捕快其实没两年,也就刚才办下凌落石的大案没多久罢了。

    他接触皇帝的时间其实比那都短,不过原身赵佶在挥霍无度一事上,显然声名远扬了。

    就连傅宰辅都是饱受他压榨的可怜人,

    虽说这个可怜人压榨起别人来毫不手软、自己也很是从中得利享乐,

    不过除开底下一层层克扣的那些,真送入京中的,到底实惠是归了皇帝大头,傅宰辅却只得恶名能占个九成。

    有些事,瞒得过别人,可瞒不过神侯府的人。

    只不过时人观念,

    诸葛太傅又是其中最侠义忠心的极少数人之一,

    养出来的子弟也都是如他一般,能极力周圆的极力周圆,无法周圆的也宁可拼死自己,都不会生出什么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念头的——

    即便偶尔师兄弟几个私底下调侃抱怨两句,最大的希望也不过是皇帝能及时醒悟,不那么奢靡无度、忠jian不分罢了。

    什么敢教日月换新天之类的念头,绝对不存在的。

    前些日子,皇帝竟喊停了华阳宫,神侯府上下就很惊喜了。

    甚至比那宽待贱籍之人的新法还更叫人惊奇,毕竟那事儿吧,直到现在,都还有许多人盯着小甜水巷呢!

    连傅宰辅都不能免俗的。

    毕竟赵佶皇帝为了心头好,做出什么都不足为奇。

    反而是这听了华阳宫享受更奇一点。

    如今这竟不往国库伸手、反而从私库掏钱出来的行径,就更是奇上加奇了。

    冷血这才有点儿恍悟世叔为何在要他“好好看看陛下”之后,轻而绵长地叹息着的那一句

    “我竟都希望这样的陛下仍还是那个陛下,最好那个陛下始终是这样的陛下”了。

    冷血没见过原先那个陛下年少年青、壮志还未给至高皇权奢靡享乐腐蚀之前的模样,

    纵是听说过那位陛下还是郡王时如何洁身自好,初登基时又是何等样的虚心纳谏、弊政大革过,

    也因怀着天下、怀着苍生,而不能免俗地期待着有朝一日他们能扫尽天子身边小人,叫他重复原先英明姿态……

    到底和诸葛太傅很有几分不同。

    正如诸葛小花也不予他的恩师韦青青青有志一同一般,

    冷血虽说从武艺到信念,大多传承自诸葛神侯,

    可大同之下,也难免小异。

    往常那点儿小异,都是无伤大雅的小事小情。

    如今却是皇帝。

    四大名捕都是好人呐!不过莫莫个人偏好,还是比较偏爱冷血,无情也挺好,不过铁手追命也都不错^_^

    第九十五章

    涉及到皇帝的事, 如何能有小事?

    像是这种诸葛小花叹息着“我竟都希望这样的陛下仍还是那个陛下, 最好那个陛下始终是这样的陛下”的时候,

    而冷血却更倾向于“只要陛下始终是这样的陛下,那么他就是陛下”的情况,

    搞不好,是真会师徒反目的。

    ——这才是冷血足足恍惚了半日的缘故。

    哪怕冷血的心亦如冷血的剑,一往无前,从不犹豫。

    他在这事儿上, 其实也并没有因为自己和诸葛太傅的那点儿大同小异就犹豫、放弃。

    但毫不犹豫是毫不犹豫。

    诸葛太傅毕竟是他最好的师、最好的父、甚至是最好的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