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修真小说 - 凤舞九重天[综武侠]在线阅读 - 第165页

第165页

    “倒是贱籍不得科举这一点,可以即刻改了。”

    “朕是皇帝,总不至于连这么一封圣旨都出不了宫门罢?”

    诸葛正我肃容恭立:“自然不会!”

    之前皇帝无心政事、只顾享乐的时候,出了多少乱命都没人拦得住?

    如今这明摆着怜悯黎民的——

    虽只怜悯其中叫皇帝看在眼底的那一小簇黎民,至少皇帝想着睁眼看名声了,

    诸葛正我可不就是欣慰得了不得了吗?

    岂有不尽心尽力、为君分忧的道理!

    向晓久微微颔首,先请老太傅坐下,才道:

    “既如此,就劳太傅将圣旨一并写了,直接颁发下去罢!”

    他淡淡一笑:

    “虽说春闱已过,焉知天下贱籍人等有无顾探花一般才情、却没他那胆子参加科举的?

    早一日下了明旨,也叫那些人早一日准备起来。

    就是顾探花……”

    向晓久轻轻叹了口气:

    “这一科的成绩是做不得数的,顾探花这个探花是暂时做不成啦!

    不过他既然有这般勇气,成了提醒朕贱籍之人亦是朕当怜惜顾恤之民的第一人,也该给他点儿好处的。”

    诸葛正我武艺不弱,文采也佳,向晓久这几句话功夫,他已经笔走龙蛇,将圣旨书就。

    侍立在向晓久身侧的米内侍立刻取了来,呈交御览,

    待向晓久点了头,这位一直和向晓久寸步不离、连静室里都跟进去守在角落的老内侍才又加盖玉玺。

    向晓久起身,亲手将圣旨交于诸葛太傅手上,温声道:

    “如今太傅既然接了旨,律令就算改了,只推行天下还需太傅费心。

    至于顾惜朝……”

    向晓久原想随口给一个恩赏,转念却又道:

    “太傅且引他来与朕见上一见罢。”

    毕竟耳听为虚,向晓久因着一心挂念宫九,已经自怼自脸一回了。

    如今虽越看这老太傅、越觉得是个忠臣好官,但他看人的能力也就一般,阿九偏又不在,还是多看两眼稳妥些。

    这般做派,反而叫诸葛太傅更觉社稷有望。

    只原身着实不靠谱,老太傅不敢赌这希望绵长几几许,少不得又趁机说了好些新事旧务的。

    不过向晓久才刚发现他在顾惜朝一事上的过分想当然,

    这会子便是许多事听着仿佛甚可,也不急着应下。

    单只应了一件免花石纲事,都并不把话说死,只说暂免今年罢了。

    便如此,也把诸葛太傅喜得无可无不可的,那叫人顺耳至极的好话更是说了一箩筐,向晓久不过一笑罢了。

    也是他这会子是只听着花石纲耳熟,还不知道这花石纲堪称当世耗损民力的第一无谓事,哪怕只暂停一年——

    须知如今才堪春闱,纵只停到今年腊月底,也很够民生暂且休息。

    况向晓久琢磨着便是暂时少了宫九双修,

    八九个月的时间也很够他修炼到足以打开把最要紧的那个荷包,

    因此越发大方,听着老太傅舌绽莲花的诚心恭维,也不计较他掺杂在好话里头,

    那句“如此,老臣便待圣上再拟一道圣旨,只命各地于来年端午前后,再议花石纲之事”的小狡猾了。

    荷包里什么都有的男人,就是这么底气十足呢!

    然而很快的,在诸葛太傅出宫之后不久,向晓久胸中的十足底气,就被其他的“气”给挤走了。

    怒气,郁气,怨气……

    说不清到底有多少气,总之就是非常、非常,非常地生气!

    如果日后这具身体的主人,有机会如裴寂那般和向晓久面对面,向晓久一定会好好教他做人的!

    ——这家伙居然是赵佶!

    ——宋徽宗赵佶!

    ——那个昏庸、无能,性好奢侈、肆意享乐,又轻信佛道,最终致使靖康之变却无力回天,叫“华夏”二字彻底成了笑话的宋徽宗,赵佶!

    这具皮囊竟是赵佶!

    向晓久差点恶心吐了!

    千万别说什么靖康之变到底不比五胡乱华的祸害之大、绵延之长,

    且不说靖康之变对后头南宋的持续影响、以及最终导致元朝之中汉人几如猪狗的处境……

    至少那一场剧变,

    是狠狠将五胡乱华之后,华夏民族好不容易挺直起来的脊梁骨、那在五代十国之中也没彻底折断的脊梁,

    给硬生生送予人踩作碎片的!

    ——是的,是完完全全被踩成碎片了的。

    宋之羸弱或许并不只因赵佶奢靡昏庸而起,

    甚至就连他面对金人强势时,懦弱屈膝选择议和都还不算大事。

    顶天了也就是将那根脊梁踹出几道裂缝罢了。

    便是无识人之明,误信jian佞,最终叫金兵破城而入,甚至哪怕连带自己被劫掠北上……

    都只能叫那脊梁断成数截。

    最终将那数截脊梁骨双手奉上给人踩成碎片的,

    乃是赵佶百般忍辱、自忖负重,其实不过苟且偷生,

    叫金人多了许多羞辱宋人的缘由,

    也终教最有希望收复河山的那一位名将,竟成了政治苟且、皇家父子私心的牺牲品。

    说起来,向晓久“生”在大唐,缘在吕明,对于宋朝,不过是于宫九口中惊闻自身经历之后,查看唐朝往事之时,随便一翻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