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荒啦文学网 - 修真小说 - 凤舞九重天[综武侠]在线阅读 - 第126页

第126页

    如此物件,便是如今物离乡贵些许,能拿来震一震宋缺,宫九却也没啥不舍的。

    而宋缺又是何许人也?

    声名最著者莫过于四姓门阀之一, 南方势力最大的士族宋阀的阀主。

    当年与隋文帝杨坚决战苍梧, 以一万精兵对战隋朝十万大军, 也是十战十胜的人物。

    最终会接纳杨坚怀柔而成了隋朝不听调更不听宣的镇南公,

    虽说不知有几分是不忍饱经磨难的汉人继续受苦,

    又有几分是耽于与慈航静斋上上代入世仙子的“仙凡”之恋……

    但无论是什么原因,都不是因为宋缺技不如人。

    也是杨坚着实时来运到。

    时至今日,在天下智者眼中,宋缺依然是“博通古今衰变、中土最高瞻远瞩的军事战略大家”。

    如此人物,哪里会看不出宫九大方从容之下的那份心思?

    可纵使是看出来了,又能如何呢?

    宫九的大方从容是真的,轻描淡写也是真的,对那些震撼了宋缺的小物件的那份不以为然,也是真的。

    宋缺喟然长叹。

    “时光真是这世间最可怖也最可敬的东西。”

    谁能想得到呢?

    当年那个跟在“霸刀”岳山身后的“小刀”,如今不只是这天下四大门阀的阀主之一,还隐隐有凌然独尊之势了。

    “天刀”宋缺当年真是以弱冠之年击败“霸刀”岳山而一战成名的。

    如今看着当年不过岳山身边一小跟班、小义弟的“李渊”如此模样,饶是“天刀”宋缺心性甚坚,也不禁生出几许感慨。

    但宋缺毕竟还是宋缺。

    无论是李渊从当年他一只手就能轻易摁死、骤然成长到如今一身修为竟能隐隐压他一头的程度,

    又或者是他自忖平稳发展的宋阀、这般轻易被随意拿出那样精巧且益于民生战力的李阀超越……

    都不过是叫宋缺生出些许感慨,却动摇不了他的心。

    宋缺当机立断:

    “李阀主若欲效仿当年隋杨代北周事,宋阀仍是镇南公。”

    数十年过去,宋缺仍如当年苍梧十战十胜之后,依然审时度势出迎杨坚、认下“镇南公”之封一般果决。

    哪怕依着宋缺的年纪,这一句不那么明确示弱的示弱之后,很可能就再也等不到亲自去实现他那由南征北的宏图大业。

    可同为四姓门阀阀主,“李渊”有将那样精巧之物随手留赠宋阀,无惧于宋阀凭此追赶李阀实力的胸襟,

    宋缺又岂会只因个人意气,就拖着宋阀和南方百姓,陷入困兽犹斗之地?

    宋缺果决坦然。

    却不想“李渊”此来,虽却有几分震慑之意,震慑的目的却完全不是他所以为的那样。

    宫九对隋杨代北周事简直嗤之以鼻:

    “文帝也称得上一句‘政绩卓然’,奈何一生的‘时来运到’都攒到得皇位一事上头了,子嗣缘分上头竟那般‘妙不可言’,

    一个没实力非玩坦率真诚人设,一个没实力非还不肯忍耐……”

    杨阿摩兄弟俩那一堆破事就不去细说了,只说文帝杨坚这皇位得来确实古今罕有之易,

    宫九说他一声“时来运到”,虽是刻薄了点,却也着实再贴切不过。

    宋缺听得都是大笑。

    实在是当年北周幼帝继位,杨坚大权在握,自辅政开始至篡位建立隋朝,首尾只是区区十个月,成事之速,古今未见;时运之济,亦是举世无双也!

    宫九耐心等宋缺笑够,才又道:

    “文帝凭时运得的皇位,奈何杨阿摩凭实力亡国。”

    “如今我欲得皇位,原也不难。得了宋阀主那句愿继续为镇南公,就更是易如探囊取物了。”

    “奈何我家阿久厌烦皇朝更迭,都逃不过终落得杨阿摩故事,又甚或比杨阿摩更不如……”

    “我再想,始皇之前无谓皇帝之尊,大禹之前更无谓家天下。

    春秋战国征伐混乱者不肖一学,尧舜之治岂非圣贤之世?”

    宋缺原还微微含笑听着,越听面上越现出惊容来,

    待到宫九“尧舜之治”话落,宋缺已经是之前几度惊叹、喟叹都不曾有过的失态了。

    宫九却视若无睹,依然自顾自说下去:

    “我李阀是欲取天下,仿的却不是文帝故事,甚至不是简单地恢复尧舜之治,而是限制门阀世家势力,却又废除帝制,建立一个法治人权之世,宋阀主可敢共襄盛举?”

    宋缺先是骇然而笑,笑里初有几分不以为然,但随着目光一一掠过桌上那些精巧器具,面容就慢慢严肃了起来。

    竟是陷入沉思。

    许久之后慨然长叹:

    “李阀主所思所想,委实古往今来圣贤都不敢言、甚至未有思之者也!

    便是亚圣孟子,也不过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何曾敢想无君之治?”

    向晓久一向不擅长精细cao作、攻伐人心,宫九和宋缺两人一番你来我往,他一直都很有自知之明地保持静默。

    但一听到那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却是一皱眉:

    “民贵君轻理所应当。社稷次之着实无理。”

    “远者不需追,只看五胡乱华之中的汉家百姓,难道还不足以看清无社稷可依之民是何等轻贱?”